KonzMod不到兩天,AuD到現在還在練習看題目。我卻因為討厭Health Fashsion找一堆佐證來證明自己的直覺。雖然也沒必要去說服別人,純粹說服自己而已….也浪費一堆時間

 

這幾幾年的health fashion一堆,可能我太愛看食譜跟食物有關的主題,這種youtuber特別多。雖然我是看娛樂的,但也不純娛樂。會不斷檢視自己到底怎樣活,到底怎樣每天i am what i eat.

縱然我沒有吃垃圾食物,但還是覺得肚子太大不能忍受

離題嚴重,要講我討厭smoothiemeal prep,純粹是討厭別人一窩蜂每個都拍這個影片,大可以不看沒錯可是每個人都要顯現自己很專業很懂Health, 顯而易見這個市場很大很大很大,人類最怕的窮、病、死。永遠是主題,怕死怕病,當然也怕窮,但是怕病怕死那就有廣大health fashsion市場的空間。

其實自己也是那種自以為自己吃得很健康,很厲害那種,自以為好佩服自己(根本傻!)看了幾年到最後這幾天才漸漸慢慢覺得,台灣人傳統飲食還比較健康,跟日本風?韓國風?歐美風?其實還是算了,任何看起來健康的東西都能成為Business,吃東西就是最原始的一件事情,簡單,均衡,營養,快樂 就好了。

Smoothie:看起來很健康的大家自認為的綠色打一杯,一次可以補足一天不足的營養素。用喝的一次解決,缺啥補啥吃腦補腦,缺水果缺蔬菜缺蛋白質,通通打一杯。其實雖然看起來很厲害,殊不知自從做了IT業最痛恨的就是ALL IN ONE產品,自以為很厲害,甚麼都可以用,甚麼都堪用而已。一堆東西不知是啥的打一杯,的交互作用未知?飲料我不喝,冷的飲料我不喝,冰的飲料更不喝。食物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喝的,纖維是用來咀嚼的,消化酵素是你吃的時候才會分泌你說用喝的?我馬麻最喜歡跟風了….然後加一堆化學萃取補給品?!

蔬菜你能放幾根?重量能過於水果?純打蔬菜好喝?(蔬菜是拿來吃的)這種最容易水果過量,不然就是啥都吃一點,啥都沒有效。雖然我一天也很假掰的要學日本人的每日30,但全都是吃食物。然後最近特別愛打堅果醬,發現除了浪費時間外,吃的堅果在短時間內容易過量失衡,不只是自製無糖好吃多吃便宜,而且太intensive,跟吃補給品一樣的概念

這兩年一直看生食,怎查youtube德英的食譜都是SalatSalatSalat雖然我也喜歡吃沙拉。但是我發現作為台灣人(其實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生菜不一定吃的比熟菜多,而且更浪費時間,要洗還難洗乾淨。沒有好吃的沙拉醬會比吃草還難吃,雖然我真不明白歪國人如何能啃苦草一面說好健康好好吃。雖然我也常厭倦論壇留學生總說它們沒東西吃比不上中餐。不認為有甚麼種族高低的優劣,只是要找到合適自己腸胃的生活。

生菜沙拉,就是會做好吃的醬的人,甚麼都好吃!“的概念,更營養不一定,更浪費時間肯定。能吃的種類也很有限,顯然這裡已經進化到啥苦菜都能沙拉(雖然理論上是難吃)

要好吃的素食要附上的代價從來都不小,時間、烹調方式….

再來meal prep,作為亞洲人比歐美更沒時間。Meal prep固定每周吃法,而且冰箱煮好啥就只能吃啥,雖然你看似有變化可做,其實是跳過一兩餐就只能丟掉。有時不想吃,有時不在家吃。Prep對我而言,其實就是每週六日買好菜,等周一開始做變化。沒有購物清單,簡單的概念只有每周要吃水果蔬菜肉,就這樣把每樣湊齊,本周最便宜最量產最當季水果一兩樣,綠葉菜一兩樣,根莖一樣,肉一兩樣,每樣一周4人或單人分量,然後就回家包一包丟冰箱,收工。一周難估,換算成每種兩天三餐加點心的份量。

我們明明生活更壓縮密集,但從小到大我阿母都是每天煮飯少外食,所以用切好一周的蔬菜,烤好一周的蛋白質,煮好一周的便當放冰箱?除了失去營養價值,浪費時間,也失去自由度。但前提你要很會做菜,有辦法冰箱拿出甚麼就變出甚麼來這樣可以實現每天晚上回家一家430mins,單身15-20mins開飯,只是每次飯後收拾全部加一加也要一小時掰掰。(10,10,上菜10,10,10,10)這樣我還是覺得自己浪費一堆時間….只能一直安慰自己健康無價

每天組合不一樣有樂趣,加上總是出現不同搭配與做法,馬上很想吃酪梨就吃酪梨醬配沙拉,很想吃水果沙拉就偷放水果,一種直覺(其實是愚蠢的相信肉體的本能慾望),你缺油就會想吃油,缺蔬菜就會想吃綠綠的,最近都沒吃到飯,我就會很想念我的紫米糙米飯,不舒服就很想吃熱呼呼小米粥配清淡雞蛋蔬菜,豆類脹氣不消化,只吃兩天就不能再吃,隨時跟逃跑難民一樣預備

然後備好餓了的零食就差不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slei 的頭像
    leslei

    森林盡頭的秘密

    lesl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