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得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沒想過我會寫這種心得


看了大半年以上的"教條",多半說的都是基督徒不能
同居
婚前性行為
落入試探,給魔鬼留地步(給誰留的?明明就自己愛淫亂...說自己來著)

突然那些教條變成鮮明了...
有時雖然我也了解那些"道理",也明白最好要怎樣怎樣...在怎樣
就跟你總想說初微學好再學高微

可是
一是我沒時間了,初微真的學不好...還沒機會回去補,也不想浪費時間補
二總想著一步登天,學了高微(經過很痛苦的過程...翻譯為較大的代價)初微自然也就會了。反正不想溫紮穩打牌就對了

lesl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舞狼ㄟ承諾與不承諾,想了這個內容

面對有些人重視承諾的嚴謹
面對有些人畫大餅般的夢想

lesl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標題為兩次約會

實為過年南部行,又把一條魚借給我的『兩次約會見真章』又看了一遍

回憶過去,2011 June魚借給我這本書,當時看了一次,是挺不錯的!
但這次,時空變換,沒有媽媽內心孤寂,一直向肉體慾望靠攏....
回台時,跨年左右寫信給姊妹,仍然無法抵擋試探,
又於一月底晚上,臨時打給魚...人家明明就在娘家過週末...
那天晚上,忘記自己去了哪裡...從別人家回來以後整個很慌張...
總是需要透過姊妹幫助,才能小小小小小的度過去一個moment
(那次提到兩次的清單尚未列成,因此引發過年重讀的動機)

三個多月以來,一直這樣發病好轉反覆
幾次是靠唐牧查經講道及近期幾本書,更多反省未曾面對的虧欠
『親愛的公主』1&2、『兩次約會~』及『我為什麼是我』
其實過往不喜歡公主系,也對於類似講道感到認同爾爾而已
當時機來臨,該面對的總不能躲避...各樣的病徵就一一浮現
雖然看太多好似別人的錯,是他使我受傷...
但仍然沒進到最底層,我使別人受傷...我的退縮及他的冷淡 是我未曾正面回饋
不論誰先引起,就如同初信時,永遠看自己虧欠大得多...也不是一次就學會真正接納的愛
原來...每一次面對每一個人...都需要重新體認,重新學習

自我探索永遠不夠
雖然某一天,認識到分析得在厲害,道理理論在多,都無法使人心改變...
但自我探索及瞭解別人,就好像一種...有在做功...而我看不見成效、馬上立刻實質改變...
 W = \vec{F}\cdot \vec{d}
也許施力方向,也許位移方向....也許我肉眼看不見....
雖然生活中,當moment需要時(衝突、孤寂逆襲),一點也無法"立刻"看見能量轉變
那也許,我只能相信..的確有再做功,機械能也逐漸在轉成動能中...只是齒輪尚未被推動...0rz

祂與我同在

lesl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寫了三天,想了半天….寫出來的東西,恐怕又會被覺得是跟

核心問題=> 如何思考下決定 & 實踐力 毫無相關的話題。

(題外: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太差,得砍掉重練!)

情緒問題 vs 能力問題

人最大的問題=看不見自己,特別是不照鏡子怎麼樣都看不見自己

因此需要鏡子

 

解決問題三步驟

1.      發現問題

2.      處理情緒問題

3.      處理事情=>能力層面

 

大多數都卡在2.

1.表面問題容易看見…..(不過我以前連表面都看不見)

3.其實是最容易解決的。能力從來不是問題,不懂就學,不知道就問。

嚴重的是以為自己知道問題看見問題,實際無法發現問題的根。

 

像是…Titanic遠遠看見前面一個小冰山…..其實水面下的更大

如果不能在夠遠處就看見這座冰山,而且在夠遠處開始轉舵,一定會撞上

而多數以為可以避開或撞上頂多小震動,因為冰山看起來小小的

但事實是 撞到劈開然後沈了。

 

步驟

1.      遠遠看見小冰山水面上的頭

2.      去發現水面下的冰山有多大,直徑多大

3.      然後算出要迴轉的半徑….多遠以前要轉彎要轉那個方向

回到之前話題,不願意付出代價,離目標太遠是發現小冰山

容易達成=>太驕傲+沒耐心=>沒有努力習慣=>失敗=>想太多怕失敗+沒耐心=>習慣失敗,失去信心=>進入惡性循環

Conclusion:分析問題ok,提解決辦法soso,改變人心difficult!

朋友中肯推:

很簡單

開始努力

不要想太多

跟慢跑一樣

不要想終點有多遠

先學著踏每一步

我發現想太多會變成你的阻力

我是一個一定要靠努力才能有點小成果的人

所以我開始認命

不勞而獲的成功要靠很多運氣

我不認為我有

lesl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

除了跟長輩談到,過去韓國人的佈局,早在198x年就能看出 他們將會崛起
而更早在199x年初就能看出,這股必然的趨勢。
而我們的產業,從20年前不知反省,至今思考模式仍相同。
已經過了20年,台灣人依舊沒有來...

又看到這兩篇
說到日本,是我們的警戒?還是我們的模範?
恐怕...我們感受力不夠,不論去到哪裡,總是學表面...無法學習到精神價值

最近很多討論,各國大學畢業生光起薪都遠高於台灣?
事實是如此嗎?
光以數據來看,確實莫說亞洲四小龍,中國以及東南亞追上都不意外
再談到領較高的薪水在國外的消費購買力,生活品質如何呢?
一派、痛恨人"稱讚他國好,罵台灣爛透了。" 這被罵得悽慘,他們的理由是總是看國外月亮比較圓,殊不知他國物價水準相對高很多。總結,台灣沒有那麼爛!那些整天吹噓澳洲好、美國好、日本好連韓國都好好好...根本只是出個國看沒多少,就以為自己眼界大開@#$%
另一派、 痛恨人"任不清台灣有多糟,整天只會說國外物價高" 這也被罵的很慘,他們理由是自己是井底之蛙,不走出國門到外面看看,沒有世界觀。說人家物價高,也不看看人家薪水是台灣的多少倍。隨便賺隨便生活都比台灣好過,比較起各種物價及消費能力@#$%

果然太無聊的人,才在看這些<= meeeeeeee
這跟兩邊(B vs G)惡鬥,漁翁(R)得利,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兩邊說的都沒錯...問題是誰改變了?
只有能力賺夠多錢維持自己生活品質的,不論再哪生存,生命都能找到出路
而恰巧那些人,也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生存的空間...

不要看見別人一時的好,因為你不知道他過去佈局多久,將來要付出的代價
不要看見別人一時的不好,因為你不會知道他現在正在佈局,或是為過去付出的代價

短視近利是沒有出路的,坐在那裡等不會有別人為"你"建立工會,為"你"爭取權益。
結果論英雄是容易的,都怪罪別人是條容易走的路。

罵政府沒關係,要同時行動。政客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
會負責的人,你也不會選他。

ps.國外生活"品質"真的比較好,命題 前提有能力在當地找到一份普通工作
但情感,那是另外一回事...

lesl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