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知道易影響他人,也易受他人影響
總之,不是什麼好事兒。
就更不用說,難怪從小一直被認定邏輯怪怪滴.....是整顆都怪怪滴
(妹[白眼]:沒有正常過!)
os:若他不屬他,那麼也就不要屬我了。(淡定)我不需要。
屬他的一個也不失落,因他說"I am who I am." 我就是我論到愛,總要先認明對象,才談到『愛』吧?!
否則誰愛妳,還搞不清楚,就跟人家愛來愛去?!是在愛心酸?好玩?
任憑誰給妳愛就接受嗎?接受難道沒有條件?不需付代價?
給妳想要的就是愛?什麼是最好的?好壞如何分辨?由誰定義?
而誰的愛很值錢,會讓人特別看重,覺得特別貴重值得珍惜,對象顯得更重要
那種愛是不是不配得到,是身份的懸殊、條件的差距?
那個瞭解妳,懂得妳的感受,觸摸到妳心底,隨處隨在時時將妳掛在心上
只為著妳好處的,看妳為至寶,捧在手心上珍惜的.....
當他終於出現時,認得出來良人否?能體會?回應他的愛嗎?
(果然不只是個 抽象名詞?!)
總是先頒佈律法,才賜下恩典
應許未必看得見,但....叫人無可推諉....(唉,這句的殘忍誰知道呢?)
由於,小寒流來襲,給他撥了電話去
突然想著,自己總是可笑的非定義他為不可改變
縱然不是那麼壞,也已經不可逆...那麼用理智說服自己(批評不費吹灰之力),亦是必要功課。
可是,他真不是那麼糟糕(儘管不屬他)
人被影響改變,也引發他人改變(職業病嗎?腦袋一直pop-out "Driver Behavior")
用什麼方式說話行為待人,人們也學習用什麼方式說話行為回應
人心固然非不願意,只是沒有『出口』(EXIT)表達機會。
(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
上了一個多學期的課~
突然想到老梳總是先教ぶんけい,再給例句造句
覺得老梳們怎麼...那~摸愛叫鞋生們依樣畫狐狸
以前就是沒乖乖學造句,所以英文法文全部都還給老梳了(反正他也不會哭泣,因為...哭的是偶)
回想起小學國語習作裡,總是會有殺死小學生腦細胞的大題[造句] ex.因為‥‥所以‥‥
(網路圖,總是能這麼可愛~"溫馨!")
這才是學Language的Method
論到最近被用爛了的輸入輸出論
雖說有In才有Out,可是有Out才真正屬於妳的,不‥‥‥是才開始慢慢貼近與融入
否則只聽別人Speak,看別人Write,會成為自己的?那還是別人的輸出
人生也是依樣畫狐狸,被表達Input就接收,und dann有表達Output。
有回應才得以完全,不是?
Wichtig!
- Mar 06 Thu 2014 00:27
屬他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